小米4评测:工艺与性能的双重飞跃
在手机市场日新月异的今天,每一款新产品的发布都承载着品牌对未来的期许与用户无尽的期待。小米,这个自诞生之日起就以“为发烧而生”为口号的品牌,在2014年7月22日推出了其备受瞩目的小米4。时至今日,当我们再次审视这款手机,依然能感受到它在当时所带来的震撼与影响。小米4的发布,标志着小米在设计工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。雷军在发布会上对小米4的工艺手感进行了详细介绍,称其“如婴儿皮肤一样的触感”。这一描述,在随后的用户反馈中得到了广泛验证。小米4采用了40道工艺制程与193道工序打造的不锈钢中框,不仅赋予了手机极高的质感,更在握持时带来了细腻且丝滑的体验。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在当时无疑为小米赢得了大量好评。在外观设计上,小米4同样令人眼前一亮。它采用了超窄边框设计,机身尺寸得到了有效控制,相比小米3的“大屏小机身”尴尬,小米4显得更为紧凑与协调。背部采用了光栅后盖和内膜转印技术,虽然塑料材料的后壳容易成为指纹收集器,但淡淡的网格纹路却为手机增添了几分别样的视觉感受。硬件配置上,小米4同样不容小觑。它搭载了高通骁龙801(V3)②5Ghz处理器,配以3GB RAM及16/64GB ROM,这样的组合在当时已经算是顶级配置。屏幕方面,小米4采用了5英寸1080p夏普和JDI提供的显示屏,NTSC色域值高达84%,比iPhone 5S高出17%,像素密度也达到了人眼识别的极限,为用户带来了极为出色的视觉体验。拍照功能也是小米4的一大亮点。它后置1300万像素的索尼IMX214堆栈式摄像头,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,支持先拍照后对焦、追踪对焦、硬件HDR等多种拍摄模式。虽然成像表现并不算出众,但对于日常拍摄来说已经完全足够,更何况还有高动态智能闪光模式等实用功能的加持。系统方面,小米4在发布时搭载的是基于Android ④④3的MIUI V5系统。虽然当时MIUI V6还未正式发布,但MIUI V5已经凭借其人性化的设定和丰富的功能赢得了大量用户的喜爱。小米黄页功能的加入,更是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日常便捷性,无论是手机充值、快递查询还是订票、代驾等需求,都能在不安装额外APP的情况下轻松实现。
使用体验:发热与续航的平衡
在实际使用过程中,小米4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。虽然采用了不锈钢边框,让部分用户对手机的导热性产生了疑虑,但经过测试发现,小米4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发热并不明显,只有在高负荷运行时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升温现象。续航方面,3080mAh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足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,即使是重度使用也能保证一天的正常使用。当然,小米4也并非完美无缺。比如黑色版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掉漆现象,尤其是边框和SIM卡插槽等位置;再比如可视化菜单体验虽然新颖,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。但这些小瑕疵并不足以掩盖小米4在当时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与魅力。
总结:小米4,一款值得铭记的经典
回顾小米4的历程,我们不难发现它之所以能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的原因:精湛的工艺设计、顶级的硬件配置、丰富的功能体验以及亲民的价格策略。这些因素共同作用,使得小米4不仅成为了一款备受欢迎的手机产品,更成为了小米品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时至今日,虽然小米已经推出了多款新品,但小米4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经典的设计,在众多米粉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。它不仅仅是一款手机,更是一种情怀、一种记忆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
小米4的缺点
一、小米4的缺点:
1.散热问题,这方面做的不是很突出,跟其它手机(如三星)差别不大。
2.握感问题,一般情况不计,如果一只手一直握着,会在手掌上留有刻痕,并且隐隐作痛。
3、听筒凹陷,容易进去灰尘,手机背面一般,甚至有点丑,手机太厚,充电孔易被磨黑,对于我来说,屏幕有点大,单手有点吃力。
4、主摄像头1300w但是调效的不好,黑暗中有些浮点,噪点。
二、小米手机4于2014年7月22日下午2点,在北京发布。小米手机4搭载高通骁龙801(V3)2.5GHz处理器,3GB RAM及16/64GB ROM,后置摄像头为1300万像素的Sony IMX214,8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,屏幕为5英寸1080p,由夏普和JDI提供。软件方面,搭载基于Android 4.4的MIUI 6。